top of page

Pinkoi Shipping Estimate System

賣家後台運費設計一鍵估算多家物流商運費,解決繁複設定步驟

​賣家後台預估運費功能實際操作畫面

About the project

Summary

繁複的運費設定一直以來是賣家上架時的門檻之一,多種物流方式與複雜的國際物流費用估算,除了會大幅提升設定的門檻,也會降低賣家將商品售往海外國家的意願。

 

如何降低賣家的操作流程、快速地預估各家物流與寄送至各國的運費為本專案的目標,同時也能在顯示在消費者前台,讓買家看到明確的商品運費、寄送時間,加快商品評估與購買意願;進而達成提升跨境交易的買家購買/賣家設定體驗服務。​

My Role
Product Designer

User research, Interaction, UXUI Design,

UX Writing, Prototyping & Testing, 

Plat Form

Web, Mobile Web

Collaborative Partner

PM, Engineer, Customer Relationship, L10n, CS Team

Project Time

2019.08-2019.11 ( 2.5 months)  Agile+Scrum

User Insight

在電商平台內,於後台上架商品是賣家售出商品前的必要過程之一,Pinkoi 電商平台除了販售至國內外,同時擁有跨境交易之需求,包含許多國際品牌與賣家,設定運費便是一定會遇到的流程之一。​

不論是國內還是海外,運費設定的流程必須經歷「查找合適物流商」、「測量包裹重量與尺寸」、「預估並設定運費」....等繁複流程,過去若無太多​寄送跨境包裹的經驗,將可能會遇到錯估運費造成損失的狀況,而這些繁複流程也高度影響賣家走向國際賣家的機會。

SMSP_journey.jpg

後台設定運費的用戶流程圖

Project Goals

經過初步用戶訪談、開發團隊技術對焦,同時對照公司營運目標,擬定專案目標,同時針對三大對象設定假設與專案完成後的數據指標。

Paying Customer
For Seller
  • 減少「賣家開館到初次賣出商品」的時間

  • 增加賣家成功拓展跨境銷售的機率

  • 減少「設計師設定運費」的時間

  • 減少「運費與物流相關」的客訴案件與訂單損失​

Box Delivery
For Customer
  • 減少「物流與運費產生」的購物摩擦力

  • ​加快決策購買商品的速度

pinkoi llogo.png
For Pinkoi
  • 增加「跨境交易」的營收與營收占比

  • 增加「跨境交易」的訂單數量

  • 減少「運費與物流相關」的客訴案件與訂單損失

The Progress

​此專案為 Seller Squad Team 負責,我則為此團隊的產品設計師,負責所有 UI 設計、UX 流程、功能邏輯定義、互動設計與用戶訪談與測試...等。團隊包含 PM x1、BE x1、FE x1。此專案於為既有的功能翻新與新增功能,前期需花較大量的時間與工程師評估系統架構、物流商設定、各家物流商如何計算運費、運費設定更改影響前後台的範圍盤點...等

評估完系統可行性後,再依據專案目標繪製流程架構圖、提出方案、使用者測試訪談,最後執行 Hi-fi 設計、開發、測試與上線後的監測。

smsp_schedule.png

Wireframe, Prototype & Test

確定好產品路線圖與目標後,​將會進行設計發想,在使用電腦繪圖前,先使用最簡單的手稿方式與團隊討論、收集初級回饋手繪 wireframe 有時候是最有效率的方式之一,發想的點子可以手拿到處與人討論,對方也可以隨意修改,尤其是在發想多種解決方法時,手繪是我最喜歡用來開啟討論的方式。針對高度可執行方案製作 Prototype遇到有多種版本時,將會召集相關部門隊友試用體驗,最終抉擇出最合適版本

smsp_draft.png

手繪 wireframe 

確定一個版本後,可能又會依照某些畫面進一步延伸出更多版本,此時會直接使用接近真實的畫面,拿出與大家討論,當個本版都有支持者時,可進一步做出 prototype,請大家體驗流程,使用後的感受可讓最佳版本呼之欲出,同時可觀察使用者的操作方式與反應,一舉多得!

smsp_x3ver.png

(上圖左/中/右)同個頁面延伸出三種版本的設計

pay_flow.png

確立版本後,將會繪製頁面的判斷流程圖,並與工程師確認,同時也可輔佐開發對照

Final Design

當賣家新增運費規則時,過往需要自行填寫數個物流商資訊,當寄送國家不只一個時,更需要耗費許多時間填寫,此專案串接各家物流商資訊,填寫完畢即可套用,並增加可預覽功能,當使用者遇到自己不熟悉的物流商時,可以先預覽運費與天數,評估是否需套用,達到減少評估時間、填寫時間,同時降低設定的門檻。

電腦版本實際操作畫面

手機版本實際操作畫面

smsp-01.png

Step 1. 包裹重量與尺寸

smsp-02.png

Step 2.自動顯示可使用的物流業者、寄送天數與費用

smsp-03.png

Step 3. 預覽寄送至所有國家之結果

smsp-04.png

​Step 4. 套用後即完成,同時也可以再次編輯與微調

Takeaways & Learning

1. 專注於用戶需求、勤於討論流程架構
  • 此專案牽涉到舊系統翻新層面,故與工程師頻繁討論為必須,確認哪些流程是絕無法達成的,在設計時就可以事先避開,可節省許多來回修改的工時。​在使用者層面,多次與賣家與業務部門溝通確認,甚至在前期遠端視訊做使用者測試,確保各國賣家皆能理解操作,避開文化差異等相關問題,獲取足夠使用者資訊,才能有較高機率達成雙贏。

3. 專案成果與後續優化
  • 上線後,成功提升跨境交易訂單數量,雖在上線後一將月內使用「估計運費」設定的運費規則比例未達目標,但有儲存包裹重量與尺寸的佔比有高於 50%,表示不論該賣家是否有意願將商品販售至海外,皆有嘗試使用此功能,此功能後續還可長期監測跨境運費佔比的比例是否提升,以及運費設定是否趨於合理。
  • 此專案的挑戰之一為物流商的規則時時變動,故常常因應規則調整而修改系統算式,若未來與物流商做串接,或是使用更快的串接系統,即可省去時時維護的人力管理成本。
3. 腦力激盪的發散與收斂
  • 設計概念的發想一直是自己的強項之一,故於短期間內設計出多個版本方案不是問題,關鍵在於根據需求與各方限制下,是否能靈活地做限縮與收斂,此專案於前期即高頻率與團隊討論下,有利於在發想時不過度延伸,於收斂時也能迅速做判斷。

空白頁面_空關注設計館頁面.png
bottom of page